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众服务 > 烟草知识

凉山彝族奇特的烟草文化

 

凉山的传说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面积63000平方公里,总人口400万,其中彝族约占60%,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个从奴隶社会一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地区之一,享有“动植物王国”的美称。神秘的泸沽湖和摩梭人的“猪槽船”、“群婚制”就在该州的盐源县。彝族是州内一个古老而又伟大的民族,许多奇特的风俗,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风味,如“火把节”、“达体舞”、“抢亲”等。但这中间最具情趣和奇特的莫过于烟草文化。

凉山由于处在高寒山区,解放前乃至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还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中。历史上三国时诸葛亮南征,“五月渡泸”,曾有“深入不毛”之说,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后,也“恶其地数乱”,而有将大渡河以南的整个凉山地区放弃“外此,吾不有也”的记载。但彝族先民确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进入凉山并定居下来。彝族自称为“洪水年代”。从此,这个在全国位居人口第五位、分布较广的民族,便在凉山繁衍生息,并成为凉山的主导民族。他们的生活特点是嗜烟好酒。至今只要你走进凉山,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随处可见的就是他们“烟不离手,酒不离口”的壮观景象。

凉山彝族吸烟是不分男女老少的。在彝族谚语中有:“烟是子孙烟”和“伸手要烟不羞耻,伸手要酒不羞耻,伸手要饭才羞耻”说法。他们把吸烟视为“子孙不断”和“传宗接代”的标志,认为“烟源于天上的云雾,又终汇于天上的云雾”,只有代代吸烟,才能向上天表明:“本家有人吸烟,代代烟火不断”。否则就会被“天神”视为“断根”,而彝族是很看重“传宗接代”的。在他们彝习俗中,有儿子的人死了,必须高抬在肩上送上坟山,这样才有脸面见祖先,否则就只能垂手抬进坟山。于是人人吸烟、代代吸烟,从不间断,以至众多妇女、儿童也吸烟,但他们吸烟的历史,到底源于何时,任何人都说不明,道不白。

凉山兰花烟

凉山彝族好吸的主要是土烟。有“兰花烟”和“叶子烟”两种。兰花烟又名“茄叶烟”,属茄科,因其叶呈椭圆形,肥厚油重,与茄叶大小相似而得名。过去有种误传说“兰花烟”是因开“兰花”而得名,其实不然,兰花烟开的并非“兰花”,而是淡黄色,花呈锦簇状。至今在凉山17个县市的高寒山区,仍能看到它的踪影。笔者细心观察,其花均无兰色,都是淡黄色。“叶子烟”又名“草烟”、“辫辫烟”。因其叶长条宽厚,阴干后编成辫子状而得名,其实就是晾晒烟。

兰花烟的种植在每年清明节前播种。彝民常常把苗地选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播种前要把地里的杂草收集起来,用火烧过后才下种,这是一种即原始而又科学的消毒方法。播种后还要用树枝和蒿秆围护起来,以免人畜践踏,早晚各浇一次水。仲夏开始连花带嫩茎一并采摘。但必须注意花要全开而又不能萎蔫时采摘,这样才能确保质量。采摘时间要选在晴天上午。

采摘后的兰花烟,要放在烈日下曝晒至半干后,收拢一堆捂好,次日再晒,至六七成干后,连梗带叶捶绒切细,再沃上一两天后才晒干,这样制成的兰花烟,味浓纯正,清香扑鼻。

叶子烟的播种时间和方法,大体与兰花烟相同。所不同的是它的采摘和制作没有兰花烟复杂,只需在成熟后(叶面变黄)采下,放在避风避雨处阴干,并编成辫、圈成团柄即可,吸用时,切下约一寸长许,揉碎装入烟袋锅或用纸卷吸即可。

烟草渊源的佐证

凉山彝族最喜吸食的是“兰花烟”。叶子烟只是一种“泊来品”,只在彝汉杂居的平坝地区才有少量人吸食。兰花烟起源何时,彝族史料记载很少。笔者费尽心机,也仅仅从彝族的“克哲”(即谚语)中,找到点“蛛丝马迹”。如在彝族提亲时,媒人与主人的习惯用语中有:“所坐的地方,吸烟烟雾弥漫,酒雾飞扬”等,但都极其模糊。不过人40年代出版的《烟草》一书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些凉山彝族吸烟的“蛛丝马迹”。该书有:“陕甘盛产水烟,水烟又名青条烟。汉丞相诸葛亮兴兵征蛮,下寨山谷,营中瘴气弥漫,士兵不安于生,武侯忧虑异常,询问土人,得九叶云香草,香味芬芳可以避疾消瘴,乃采之分授士卒燃后吸其烟,瘴气霍然,是为水烟之蒿矢,后就将此草移植甘肃兰皋一带”的记载来看,历史上统治阶级对西南的用兵,比较著名的只有两次:第一次是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5)司马迁的“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第二次便是三国时期丞相诸葛亮的“南征”,时间应在公元221—236年之间。《三国志》载:诸葛亮封“五乡侯”是在建兴元年(即公元223年),确切的“南征”时间应是建兴“三年春,亮率众南征”(《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第五》),而这次南征,指的就是今凉山州一带。“蛮”是当时统治阶级对彝族人民的蔑称。“九叶云香草”又是古代对烟草的别称,诸葛亮率军南征,染“瘴气之疾”,大量史料可证在凉山州内。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断定:凉山彝族所食之兰花烟就是当年诸葛亮所用之“云香草”呢?如果不是,显然与上述史料不符。如果是,那么凉山烟草的起源就比考古学家发现的墨西哥恰怕斯州的怕伦克的玛雅烟草文化还早了200多年,烟草源于国外的说法是否可以休矣呢?本文不作探讨。

彝族烟文化

凉山彝族的烟草文化,不仅体现在凉山源远流长的烟草栽培史中,还体现在凉山彝族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到过凉山的人都知道,凉山彝族是个崇尚火的民族,他们不仅每家火塘,每年还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火把节”。而在这些节日中, 必不可少的是烟。在凉山彝族的习惯中,“祖先居住过的地方,子孙的屋顶上冒青烟”,火塘里的火一辈子不能熄灭。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凉山彝族总爱一家人按不同的身份,分坐火塘的三个方位, 或休息,或聊天,而这中间少不得的就是烟,无论大人、孩子,还是男的、女的,边聊天边吸烟,不仅可以解除一天的疲劳,还能把所有的烦恼都化解在烟雾缭绕中。彝族人认为,他们之所以代代吸烟,人人好烟,就是因为烟含有“子孙不断”、“火焰不断”的缘故。

另一方面,凉山彝族也把烟视为一种交际应酬的手段,极大地推进了烟草文化的发展。大凡有客进门,凉山彝族首先向客人敬上的就是烟和酒。如在凉山彝族的见面语中,有“你家小孩尊敬客人,点火来给客人烧烟,你家的姑娘热爱客人,抓烟来迎客人”等。如果是在行路上撞见,他们会说:“远方的客人,你要到那里去?请歇歇脚,吸袋烟再走吧。”让你感到温馨愉快。在敬烟的习惯上,凉山彝族习惯于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抓烟。他们能熟练地用这三个手指抓出一袋烟的分量,放在自己或客人手中,揉碎、装进烟锅(凉山彝族习惯称为“烟袋、。从“裹肚子”中掏出火镰、火石、火线,打燃后点烟。这种奇特的风俗,至今尚能见到。

在祭祖活动中,凉山彝族还把烟草做为“祭品”,死去的人如果生前吸烟,此后要在其尸体旁放好烟具、烟末等。彝族认为,人死以后,灵魂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祖先那里,不带上足够的食品,不能到达目的地,会被祖先责怪或抛弃,特别是吸烟的人,不带上烟和烟具,子孙不会安宁。因此,在人死后,各家各户不仅要帮助人家招待客人,还要向前来吊丧的客人主动敬烟敬酒。凉山彝族好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说烟能杀虫消毒。在高寒山区,至今还保留着彝族人用烟灰止血,用兰花烟敷伤口等习惯,而且很见效。特别是在解放前,无论大人小孩,肚子痛了,彝族都用吸兰花烟来治疗。他们认为“肚子痛”是因虫咬所致,吸烟能“闷死”蛔虫。

当然在凉山彝族中,也不是一味强调“吸烟有利”的。他们有极少部分人就认为“吸烟有害健康”。如在彝族的训世诗《玛本特依》中,就有:“一户人家要富裕,使用三把锄头:一户人家要贫困,拥有三个烟袋”。这虽说暗指旧社会的鸦片烟,但也反映了彝族人民对“吸烟有害健康”早有认识。说穿了,也就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奇异的烟具

凉山彝族烟草文化的突出体现是在烟具上。在大小凉山6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随时随地看到的都是很精致的烟袋。汉族称为烟锅。凉山彝族称烟袋为:“则俄尔曲”,为黑白两色,也有用大理石磨制的带花纹的烟袋。形状大体分为长圆形和圆形两种,有种呈鸡蛋形用青石或白石磨制的“则俄尔曲”最为名贵,据说这种烟袋有“保护牙齿”的作用。还有些是用白钢或青钢(也有用铜、铁)打制的。彝族民谣里有:“要选带最名贵的烟袋哪里好?比尔拉达(现属喜德县境内)产的白钢烟袋最好”的说法。富裕人用的烟袋,烟竿上还包有银、金或钢片,烟斗上刻有细腻的花纹,并有精制的链条连接在身上,不愧是件精美的艺术品。在装烟工具上,最为名贵的要数彝族男子佩带的“裹肚子”,彝语称为:“欺溜朱别”,其中“欺溜”是“麂子”的意思,“朱别”是“烟包”的意思。这种“裹肚子”分为三层,是用野生动物“麂子”皮制成。其中第一层装火镰、火石,第二层装兰花烟,第三层是钱夹,两头有的留有一个小包,装火绒等,各头钉一根带子,以便拴在身上,掉在小腹前。既是装饰品,又是实用工具。近来,由于禁止猎杀野生动物,这种“裹肚子”已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些明牛、羊皮仿制的“假货”。传说真正的麂皮“裹肚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解放前,只有彝族中的统治阶级如“奴隶主”等,才能拥有,一般老百姓是不能享用的。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凉山彝族吸烟已从兰花烟慢慢向卷烟靠近。但丰富多彩的彝族烟草文化,仍是一道奇特的风景,它为我国烟草文化的发展增添了不少光辉。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李友军